1、简答题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钯/活性炭催化剂若长期使用,会被铁、有机化合物等杂质污染而失去活性,成为废催化剂。一种由废催化剂制取PdCl2的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1”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有机化合物、活性炭等可燃物通过燃烧而除掉,通入空气过多反而不利于实现目的,其原因是 。
(2)甲酸在反应中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写出甲酸与Pd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
(3)加浓氨水时,钯转变为可溶性[Pd(NH3)4]2+,此时铁的存在形式是 (写化学式)。
(4)加入浓氨水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的pH为8~9,实验室检测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 。
(5)“焙烧2”的目的是: 。
(6)与焙烧2产生的气体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是 ,该物质与空气形成一种环保型碱性燃料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Pd中加入王水的反应可以表示为Pd+HCl+HNO3→A+B↑+H2O(未配平)。其中B为无色有毒气体,该气体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A中含有三种元素,其中Pd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4%,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8%。则A的化学式为 。
参考答案:(1)大量的空气会带走大量的热,使反应器内温度过低,甚至不能发生反应。(2分)
(2) HCOOH+PdO
Pd+CO2↑+H2O(2分)
(3)Fe(OH)3(2分)
(4)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色,读出pH(2分)
(5)脱氨(使 Pd(NH3)2Cl2生成PdCl2)(2分)
(6)N2H4,(1分)N2H4+4O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如下图所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两极反应式为: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________,电子流向:__ ____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l棒上有气泡产生? 2H++2e-=H2↑? Mg-2e-=Mg2+?化学?电
(2)Al 由Al到Mg; 2Al+2OH-+2H2O=2
+3H2↑
本题解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1)镁比铝活泼,是镁是负极,铝是正极,所以Al棒上有气泡产生。电极反应式分别是正极:2H++2e-=H2↑,负极:Mg-2e-=Mg2+。
(2)由于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但铝可以,所以此时铝是负极,镁是正极,因此电子由Al到Mg,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
+3H2↑。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方法和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石墨电极电解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Na2SO4和CuSO4的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此时若要使溶液中的Na2SO4和CuSO4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应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H2O和CuO
B.CuO
C.Na2O和CuO
D.H2O和CuSO4
参考答案:用石墨电极电解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Na2SO4和CuSO4的溶液,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溶液颜色变浅,反应的总反应为2CuSO4+2H2O?通电?.?2Cu+2H2O+O2↑此时若要使溶液中的Na2SO4和CuSO4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电解放出或析出的是铜和氧气,所以需要加入氧化铜,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工作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b为正极被氧化
B.SO42-只向PbO2处移动
C.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减小
D.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增大
参考答案:A.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Pb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被还原,故A错误;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硫酸根向负极Pb极移动,故B错误;
C、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硫酸被消耗,所以酸性减弱,pH不断增大,故C错误;
D、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硫酸被消耗,pH不断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用甲烷制水煤气(CO、H2),再合成甲醇来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
已知:
① CH4(g)+H2O (g)=CO (g)+3H2(g)? △H1=+206.2kJ·mol-1
② CH4(g)+O2(g)=CO(g)+2H2(g)? △H2=-35.4 kJ·mol-1
③ CH4 (g)+2H2O (g)=CO2 (g)+4H2(g)? △H3=+165.0 kJ·mol-1
(1)CH4(g)与CO2 (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从原料、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反应②作为合成甲醇更适宜方法的原因是 ?。
(3)水煤气中的H2可用于生产NH3,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溶液来吸收其中的CO,防止合成塔中的催化剂中毒,其反应是:
[Cu(NH3)2]Ac + CO + NH3
?[Cu(NH3)3]Ac·CO? △H<0
[Cu(NH3)2]Ac溶液吸收CO的适宜生产条件应是?。
(4)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示意如下图(A、B为多孔性石墨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

① 0<V≤44.8 L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② 44.8 L<V≤89.6 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
③ V="67.2" 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参考答案:
(1)CH4 (g)+CO2 (g) =2CO (g)+2H2(g)? △H=+247.4 kJ·mol-1
(2)反应②是放热反应,可节省能源;同时制得的CO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能恰好反应合成甲醇,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原则。
(3)低温、高压
(4)①CH4 + 2O2+ 2KOH =K2CO3+ 3H2O?
②CH4—8e-+ 9CO32-+3H2O =10HCO3-
③c(K+)>c(HCO3-)>c(CO32-)>c(OH-)>c(H+)
本题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2-③可得CH4(g)+CO2(g)=2CO(g)+2H2(g),所以其△H=[(+206.2)×2-(+165.0)]kJ?mol-1="+247.4" kJ?mol-1,所以CH4(g)+CO2(g)=2CO(g)+2H2(g)△H="+247.4" kJ?mol-1
(2)从能量角度比较,①是吸热反应,需要消耗更多能量,②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太多能量;从原子利用率角度,由于CO+2H2→CH3OH,①的产物中氢原子不可能全部变为CH3OH,而②的产物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全部变为CH3OH;因此选②,甲烷不完全燃烧制合成气时放出热量,还得到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甲醇。
(3)已知正反应是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因此采用降低温度、增大压强能使平衡右移,提高CO的转化率,故答案为:低温、高压。
(4)n(KOH)=2mol/L×2L=4mol,可能先后发生反应①CH4+2O2→CO2+2H2O、②CO2+2KOH=K2CO3+H2O、③K2CO3+CO2+H2O=2KHCO3;①当0<V≤44.8 L时,0<n(CH4)≤2mol,则0<n(CO2)≤2mol,只发生反应①②,且KOH过量,则电池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②当44.8 L<V≤89.6 L,2mol<n(CH4)≤4mol,则2mol<n(CO2)≤4mol,发生反应①②③,得到K2CO3和KHCO3溶液,则负极反应式为CH4-8e-+9CO32-+3H2O=10HCO3-;③当V="67.2" L时,n(CH4)=3mol,n(CO2)=3mol,则电池总反应式为3CH4+6O2+4KOH=K2CO3+2KHCO3+7H2O,则得到1molK2CO3和2molKHCO3的溶液,则c(K+)>c(HCO3-)>c(CO32-)>c(OH-)>c(H+)。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