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将质量为11.5 g钠和一定量的铝混合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共收集到12.32 L气体(标准状况),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000 mL,则溶液中所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选择题 金属钠在空气中久置后变质为(?)
A.NaOH
B.Na2O
C.Na2O2
D.Na2CO3
3、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无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和II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填“I”或“II”)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II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
| 预测现象
| 预测依据
|
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Ca2+ + CO32- = CaCO3↓。
|
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 无白色沉淀
| NaH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
?
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选择题 将1.15 g钠和0.4 g硫粉迅速混合,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的固体可能是(?)
A.硫与硫化钠
B.氧化钠与硫化钠
C.过氧化钠与硫化钠
D.硫化钠
5、填空题 (1)用金属钠制取过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通常利用反应2NaNO2+6Na=4Na2O+N2↑,而不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的方法,采用此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3)制氧化亚铁常利用该反应试说明不采用FeCO3加热分解制FeO而用此法制FeO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