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 +2NaOH =NaNO3+ NaNO2+ 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 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人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填空题 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可能分别是Ca2+、Ag+、K+、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某一种.
(1)若把4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4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溶液中有沉淀产生,D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1)(2)的实验事实推断4种盐的化学式为: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3、简答题 我国海岸线漫长,海洋盐矿资源丰富.有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某盐场制盐后的苦卤浓缩液(富含Mg2+、Br-、SO42-、Cl-等)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镁晶体及液溴(Br2),设计了如下流程:

请根据以上流程和图中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苦卤中加的氧化剂是______,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操作①和②所用的仪器是______,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
(3)氯化镁晶体是固体______(选填“A”或“B”);
(4)若用化学方法对上述操作②后的无色溶液处理制氯化镁晶体,则需要用到的试剂是(填序号)______;
A、BaCl2??????????B、CaO???????????C、Na2CO3???????????D、HCl
(5)将氯化镁溶液浓缩结晶得到的是MgCl2?6H2O?如要得到无水氯化镁需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其原因是______.
4、实验题 (6分)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通过测定某些装置中试剂的质量变化,探究某孔雀石[化学式为aCuCO3·bCu(OH)2,a、b为正整数]中各元素的质量关系。

①为使数据准确,还需补充装置,请你在方框内绘出装置图并写出试剂名称;(注:碱石灰可看作烧碱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②向装置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 ________????????????????????????;
丙装置中药品的名称为________???????,
实验时,该药品未见明显变化,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连续两次加热、鼓气、冷却、称量甲装置的质量,质量差不超过0.1 g,判断该孔雀石已完全分解。
④更精确的测定得出如下数据:孔雀石受热后完全分解,固体由16.52 g变为12.00 g,装置乙增重1.44 g。写出该孔雀石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题 (6分)填空:
(1)在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次。当加热到???
???????????????????????时,停止加热,并将坩埚放在?????????中冷却。当?????????时则可认为结晶水已经完全失去。实际操作中,有些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或偏低。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填字母)
A.加热温度过高而使硫酸铜部分分解
B.坩埚用水洗后没有烘干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粉末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
(2)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度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来研究。已知: P4(s、白磷)+5O2(g)=P4O10(s);△H=-2983.2kJ·mol-1
P(s、红磷)+5/4O2(g)=1/4P4O10(s);△H=-738.5kJ·mol-1
由此可知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填写“强”或“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