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3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
B.中央及时粉碎了林彪集团
C.人民掀起了四五运动
D.周恩来采取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了中央日常工作,在批林彪和极左思想的同时,他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局面,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民族工业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有机会就发展。为中国化学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范旭东吴蕴初
B.张謇刘鸿生
C.吴蕴初张謇
D.吴蕴初刘鸿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为中国化学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范旭东、吴蕴初。张謇为轻工业实业家,刘鸿生是火柴大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其客观有利条件是(? )
A.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
B.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C.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D.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向日本订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题目要求——“客观有利条件”。
A、B、C三项都是日本为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措施,而D项则是日本实现经济发展的机遇,符合“客观”这一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数据柱状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的是私塾教育,只有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A表述不合史实;B“科学思潮”兴起表述不合史实,中国记得奶科学思潮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五四运动时期科学思潮已经达到高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 强化对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视,并视其为“立国之本”,制定了有关社会教育行政、经费、法规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形成了由中央到省再到市县一级的统一的行政体系,为其提供经济上的扶持和法律上的保障,其规模、组织更加完备,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C的表述符合题意及史实;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摘自《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注:宴请百姓)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摘自《梦溪笔谈》
材料三:“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 ;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摘自《大清会典》
材料四:“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
——摘自《清朝文献通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范仲淹救灾的具体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
(4)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救灾的影响。
(5)从我国古代的救灾措施中你得到那些启示?
参考答案:(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
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2)允许百姓竞渡浙西,提供饮食;鼓励佛寺大兴土木。(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措施多样;迷信色彩浓厚。(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调配人力、物力;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给救灾带来不利影响。(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破除迷信,科学救灾。(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本题以救灾为题材进行命题,属于时事热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2)(3)问要注意对材料的解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4)要从双重性的角度思考回答;第(5)问要结合本题前四问来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