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2、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 1853年黑船事件

图2 19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商船云集日本港

图3 1871年日本使节团出访欧美

图4 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修约谈判
(1)图1、图2事件对日本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中日本政府大型使节团的出访对其改革有何作用?指出图4谈判的最终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4与图1相比,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容:“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种状况,它像洋葱头一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
——《大国崛起》解说词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日本文化没有“核”?(9分)
4、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其中"藩"指 (?)
A幕府的领地 B大名的领地 C武士的领地 D天皇的领地
5、判断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早期)商业还继续处于依附的地位,从经济上来看,它是依赖于政府的。政府鼓励商业着眼于使日本拥有有效的近代基础,以抵制外国的压迫,同时也给骚乱的农民提供一种职业。?——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材料二?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治早期日本发展工商业的目的和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看法。(4分)
(3)你认为材料三中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