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给借用正规公司牌照的大包工头。而大包工头则将自己的劳务二次发包给了若干个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们则在开工前临时雇用毫无经验的农民工。
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轨道施工人才奇缺。以某建筑工程公司为例,该公司官方网站公开的数字显示,公司共有员工234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1人,高级工程师24人,工程师153人,高级技师、技师55人;而其承建的项目,除在杭州外,还有深圳地铁1号线、5号线,上海A15公路14标段,北京地铁亦庄线,武广铁路新广州站,洛湛铁路,海南东环铁路,宜万铁路等项目,合同价值超过330多亿元。两相比较,技术人才显然远远不够。在11月16日召开的会议上,施工方承认成立了H市地铁项目部,其中140人是有正式身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而其余一线作业的330多名劳务用工,都属临时招聘。但该公司官方数字显示,H市地铁项目部总人数不过33人,而其中仅35岁以下青年人数就有25人,占总人数的76%。用这样的技术力量去管理临时招聘的农民,质量可想而知。
H市地铁1号线的建设,一开始就提倡在商业开发上吸收香港地铁物业的理念,推行“地铁+物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一提出,房地产商欢欣鼓舞。由于僧多粥少,商业竞争在地铁路线的抉择中就变得越来越激烈。有专家认为,地铁线路应该越直越好,尽量取直,最安全、快捷的路线才是合理的路线。但出于对地铁经济的憧憬,H市地铁一开始,就被各方的商业利益所影响。H市地铁线路在商业利益的博弈中不断被修改。
……
材料6
……
2008年,由于荔湾区桥中地区接连出现地陷房塌事故,广州市地质调查院的监测人员至今仍在该地区搜集相关数据。监测专家陈××带着观测人员在这一带寻找地标,一个点一个点做记号。“测控坐标都是很精确的,只有精确才能避免危险,”陈××介绍说,“我们每次开工之前都有周详的选点勘测,虽然不可能密密麻麻地设置到每个点,但是这绝对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广州地铁设立了安全监察部,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近120人,其中有近50名安全巡查员,负责对全市所有在建地铁线路施工点每天逐个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从2008年10月开始,广州地铁还开展了夜间安全生产巡查。由于广州地质条件比较复杂,2008年初,广州地铁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控小组,由专家对安全生产及地质灾害进行把关。
据了解,广州地铁在国内地铁界首次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课题并抽调专家成立专门的组织。广州地铁总公司还专门请了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每个在建项目进行监测,核查各承建商所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
材料7
……
进行地质调查是修建地铁前的首要任务,针对广州地铁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覆盖了广州各区,至今已积累上万个钻孔资料。广州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陈××表示,“从1号线到在建线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地铁线路的合理埋深研究与工法研究,这些工作主要是看是否有稳定的地层。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只有地质报告通过了,我们才能开展下面的施工方案。”
在这一历程中,广州地铁始终没能找到适合本地地貌的典型通用工法。上世纪90年代初,盾构法兴起,广州地铁开始在1号线建设中尝试使用盾构法,效果不错。据悉,1999年以后,广州地铁2号线、3号线、4号线大量采用盾构技术修建地铁隧道。如今,在广州已开通的地铁线路中,使用盾构法修建的隧道约75.3单线公里。
1号线经过的多是老城区,房屋密集。且大量陈旧的房屋就在地铁沿线上,为此,广州地铁建立了房屋、高架桥的评估监测体系。“当时许多沿线建筑都进行了全过程的监测,在施工前就开始进行鉴定,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开裂或是下沉我们都会及时应对,停工对它们进行保护。这已经成为一条政策运用到后来的所有线路的施工中。”陈××也表示,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还在不断完善中。对于目前施工中时有发生的开裂等问题,他坦诚地说:“这的确时有发生,我们必须承认。出现这一问题,一是客观上广州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二是各种施工工法技术的应用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会千方百计地保证市民人身财产的安全,并做好周边建筑物的保护工作,这是我们修建地铁的大前提。”
材料8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建设地铁的国家,从地铁建设的第一步就把安全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把安全意识贯彻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比如地铁的建设必须要考虑避开地震带、容易发生塌方事故的土层以及排水系统等。有资料显示,东京的地铁建设必须进行缜密细致的调研,首先就要在选址和建设地点方面征求涉及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危机管理等领域专家的意见。日本用法律来规定地铁建设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建立劳动安全体制,任命或指定劳动安全卫生负责人,监督和指导企业的安全工作,地铁建设也不例外。日本的监察机构十分重视安全的前期管理和过程管理。对地铁施工人员的培训几乎是由社会来承担,而不仅仅是地铁公司一家的事,社会的培训也使工人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且不会为了“赶工期”而忽视安全生产。2001年6月出台的《地下深层空间使用法》等配套规定,对地下建筑物在承载能力方面的技术标准作了规定。
布鲁塞尔市地铁建设所用资金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国家与城市的财政支出,在保证设备、车辆、运营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地铁建造成本。布鲁塞尔跨区运输公司副总工程师帕斯卡说,地铁建设将高效便捷、舒适环保,与城市规划、建设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是布鲁塞尔市发展地铁及其他公共交通始终遵循的原则。
(三)没有材料
没有材料是指在材料中找不到任何答题的依据,需要自己独立作答。这类题目分布非常广泛,主要分布在判断辨析题、分析题、对策题中。比如2005年国家考试中的第一题:
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
A.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B.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C.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D.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
E.要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不能“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中的资金脱离了财政的监督管理。
这个题目中所谓的“不正确”不是材料中认为的不正确,而是客观意义上的不正确。因此,回答这个问题只看题干就可以了,不用去阅读材料。当然,这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时候,客观的错与对很难判断就需要我们借助材料的内容。
又如2009年联考:
材料: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麒麟村宗胜果品有限公司是农民办起来的。入股农民有着多重身份。既是农村集体成员,也是公司股东。同时,他们还在公司工作,像城里人一样,领取一份应得的工资。43岁的公司董事长余安全说:“成立公司,完全是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