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在论文《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把教育学作为单独一门科学提了出来,标志着教育开始从哲学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
- 1、1632年英国哲学家( )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学记》成书于战国晚期,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 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他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
- 3、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
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它否认了人与动物之间存在区别,把教育这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理解为无意识的本能的个体活动,同时也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社会性。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早期和个体幼年时的模仿行为,像孩童出于好奇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活动就是教育。它否定了教育的意识性和教育的社会属性。所以这两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 4、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理论。
- 5、1 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 6、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社会生产
- 7、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A.社会生产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
- 8、在现代生产中,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策略是( )。
A.增大劳动力数量
B.延长劳动时问
C.增加劳动强度
D.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又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9、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 10、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三个结合”是指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六个并举”是指在具体办学形式上,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
- 11、“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是( )中提出的。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
- 1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 )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
- 1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六艺: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射:射技教育;御: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书: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 14、我国学校课程的锥形“六艺”是指( )。
A.诗、书、礼、乐、射、数
B.诗、书、礼、乐、御、数
C.礼、乐、射、御、书、数
D.礼、乐、射、御、诗、画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 1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 )。
A.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
B.以智育为主
C.以教学为主
D.以活动为主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课内与课外
- 16、我国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 )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A.游戏与学习
B.课内与课外
C.学习与思考
D.学习与行动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针对性
- 17、“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古代原始部落的氏族首领和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为了部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生产生活经验有意识地传给下一代,于是成为最早的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产生后出现的,西周时,官学中开始出现专职教师。
- 18、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在(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资本主义社会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韩愈
- 19、我国教育家( )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孔子
B.苟子
C.杨雄
D.韩愈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安全权利
- 20、“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为了保障儿童的( )。
A.生存权利
B.受教育权利
C.受尊重权利
D.安全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