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25 22:37: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小题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1分)
小题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小题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贺铸
紫府②东风放夜③时,步莲秾李④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冉冉,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作者在青年以后,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本词作于此间。②紫府:紫色象征华贵,此处代指整个东京。③放夜:解除夜禁。古代,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④秾李:形容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这首词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3分)
答:?
(2)本词上片忆旧,下片写实。请从往昔对比的角度,简要赏析作 者抒发的情感。(5分)
答:?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 越山见梅?吴文英①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②空山暮。
【注】 ①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②横笛:笛曲中有《梅花落》,此处暗指梅花凋落。
小题1:这首词借梅的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出吴词“清疏空灵”的特色,请联系结尾“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所表现的意境来谈一谈。(3分)
答:??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8分)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__诗。(1分)
小题2: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林南的野外开荒,我固守住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C.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小题3:本诗通过田园美景的描绘来传达思想感悟,请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食笋
曾?几①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②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③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注】①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学识渊博,勤于政事。②戢戢(jíjí):牛羊角的样子。③下番:下一轮。
8.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赏析。(5分)?
9.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6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