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A.能以片词析疑狱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而作此周折乎 耳得之而为声 C.今乃以徇同乡罪审者何也 今其志乃反不能及 D.旋获二人于定远县 以其无礼于晋 |
2、单选题 【克】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成语:克敌制胜、攻无不克(战胜、打败)
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能够)
C.成语:克己奉公、克己复礼(可以)
D.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克,能够)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与高司谏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予友尹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且希文果不贤邪?抑天子骤用不贤之人?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再至京师再:第二次。
B.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决:断定。
C.便毁其贤以为当黜黜:贬黜。
D.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骤:屡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②卒之东郭墦间
B.①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②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C.①惧饥寒而顾利禄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D.①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表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佑年间,范仲淹讥讽时弊,被贬谪外地。高司谏却附声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激于义愤,撰文斥责高司谏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
B.本文开篇全文首尾贯通,一气呵成。
C.作者列举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实,运用类比论证,指出无论范仲淹贤与不贤,高司谏的“默默”都是失职,怒斥他是“君子之贼”。
D.文章语言犀利,气势逼人,言辞激愤,读来令人有痛快淋漓之感,充分显现了欧阳修疾恶如仇、无私无畏、不避险恶、仗义执言的性情。
4、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直:简直
B.变乱纷乘——乘: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C.滋可痛已——滋:更加
D.不能继述先烈遗志——述:陈述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段三层意思都是运用正反对比、比喻的方法来论述的。
B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只要坚持,再难也能学好。
C .文中最后一句“……者……也”是表示原因的判断句式。
D .“下饮黄泉”的“下”是方位名词活用动词。
2.选出下面各句中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4)?用心躁也。
A .兴盛,不能够,寄居存身,毛躁
B .兴起,没有用来……的办法,托付,毛躁
C .兴盛,无法,托付?浮躁
D .兴起,没有用来……的办法,寄居存身,浮躁
3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何陋之有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文中以“骐骥”为喻,用意在于(?)
A .用名马比喻名人,说明名人成就事业并不困难。
B .说明人即使天资很高,如果没有恒心,也不能有所成就。
C .说明即使是千里马,如果不发挥它的才能,也不能有所成就。
D .说明即使天资很高,如果不专心致志,也不能有所成就。
5 .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A .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 .只有不断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 .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粗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 .逆境才能成才。
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累流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生长。
B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骏马跳跃一次,不能够十步远。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坚强。
D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然而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这是用心浮躁的缘故。
7.翻译下列句子。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