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①应募持檄谕鞑靼,至斡难河?②战败,收散卒,还军深州 ③帅武成侯王聪、安平侯李远备宣府?④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 ⑤攻沧州,军北门,扼饷道东昌⑥帅卒万人,治龙门道过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③⑤⑥ |
4、阅读题 阅读杜牧《阿房宫赋》(节选),完成下面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念:顾念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负:承担
C.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爱:吝惜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递:传递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3.对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四个“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两个“后人”都指代秦以后的统治者。
B.①②③都指秦代以后的统治者。
C.③指唐以后的统治者。
D.④指唐朝统治者。
4.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D.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5.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臧盾字宣卿,东莞莒人。父未甄,博涉文史,有才干,少为外兄汝南周颙所知。宋末,起家为领军主簿,所奉即齐武帝。高祖平京邑,霸府建,引为骠骑刑狱参军。丁所生母忧,三年庐于墓侧。服阕,除廷尉卿。出为安成王长史、江夏太守,卒官。
盾幼从征士琅邪诸葛璩受《五经》,通章句。璩学徒常有数十百人,盾处其间,无所狎比。璩异之,叹曰:“此生重器,王佐才也。”初为抚军行参军,迁尚书中兵郎。盾美风姿,善举止,每趋奏,高祖甚悦焉。
盾有孝性,随父宿直于廷尉,母刘氏在宅,夜暴亡,左手中指忽痛,不得寝。及晓,宅信果报凶问,其感通如此。服制未终,父又卒,盾居丧五年,不出庐户,形骸枯悴,家人不复识。乡人王端以状闻,高祖嘉之,敕累遣抑譬。
服阕,除丹阳尹丞,转中书郎,复兼中书舍人。还除少府卿,领步兵校尉,迁御史中丞。盾性公强,居宪台甚称职。中大通五年二月,高祖幸同泰寺开讲,设四部大会,众数万人。南越所献驯象,忽于众中狂逸,乘轝羽卫及会皆骇散,惟盾与散骑郎裴之礼嶷然自若,高祖甚嘉焉。
俄有诏,加散骑常侍,未拜,又诏曰:“总一六军,非才勿授。御史中丞、新除散骑常侍盾,志怀忠密,识用详慎,当官平允,处务勤恪,必能缉斯戎政。可兼领军,常侍如故。”大同二年,迁中领军。领军管天下兵要,监局事多。盾为人敏赡,有风力,长于拨繁,职事甚理。天监中,吴平侯萧景居此职,著声称。至是盾复继之。
五年,出为仁威将军、吴郡太守,视事未期,以疾陈解。拜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七年,疾愈,复为领军将军。九年,卒,时年六十六。即日有诏举哀。赠侍中,领军如故。谥曰忠。?(选自《梁书?臧盾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盾处其间,无所狎比——比:亲近
B.随父宿直于廷尉——直:当值
C.高祖嘉之,敕累遣抑譬——累:多次?
D.高祖幸同泰寺开讲——幸:幸运
2.下列各句全能表明臧盾为“重器”“王佐才”的一组是(? )
①博涉文史,有才干?
②左手中指忽痛,不得寝
③盾性公强,居宪台甚称职?
④惟盾与散骑郎裴之礼嶷然自若
⑤长于拨繁,职事甚理?
⑥视事未期,以疾陈解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臧盾曾因母亲暴亡而左手中指疼痛,不能入眠。后为父母守丧五年,不出草庐,形容枯槁,如此孝顺之德,显然受到其父臧未甄的影响。
B.臧盾自幼跟随诸葛璩学习“五经”,精通章句,表现不凡,很受老师诸葛璩的赏识,甚至被赞为将来能够承担重任、辅佐帝王的重要人才。
C.臧盾风度潇洒,仪表俊美,聪明敏捷,见多识广,很有魄力,善于处理繁杂的政务,因此其职责范围内的事务都处理得很有条理。
D.大同七年,臧盾病愈之后,又任领军将军。大同九年去世,他去世的当天皇帝就下诏举行哀悼仪式,臧盾被追封为侍中,谥号“忠”。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晓,宅信果报凶问,其感通如此。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年,出为仁威将军、吴郡太守,视事未期,以疾陈解。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