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用韶美原章韵
王十朋①
弱羽②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③。
【注】①王十朋:南宋诗人,力主抗金,为投降派所忌,多次辞官离开京城,曾于夔州当地方官。韶美为其挚友。②弱羽:飞行力弱的鸟。③静晖:夔州静晖楼。
小题1:“弱羽年来正倦飞”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说说“倦飞”二字寄寓了诗人哪些感慨?(5分)
小题2:请赏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6分)
小题3:默写空格处句子(6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孰能无惑?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3)(?),(? ),风雨不动安如山!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小题1:“杨花如雪”这—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4分)
小题3:“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琅玡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讶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中牟道中
(宋)陈与义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小题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小题2:有人曾用“奇趣”评论这首诗,你是否同意?为什么?(6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小题1:简析颈联中的“分”和“挂”字的妙用。(6分)
小题2: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