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2017-11-05 20:31: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①,指挥若定失萧曾②。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伊吕:伊尹、吕尚。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②萧曹:萧何和曹参,汉初名相,刘邦的谋臣。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瞻仰成都武侯祠时有所感而写成的。全诗除“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都是议论。
B.诗人用“终难复”三字突出抒发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深切叹惋。
C.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与古代名臣的描绘和比较,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胆略和才能。
D.将“汉祚”完尽归于运气,用宿命论观点为诸葛亮的失败作开脱,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但这是不足为训的。
(2)南宋词人姜夔的咏梅名作《疏影》中这样写道:“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它是对《咏怀古迹(其三)》中哪几句从形象上的丰富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小题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春生”?总体来看,这些意象描写对全诗有何作用? (3分)
小题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鉴赏其抒情的技巧。(3分)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论语》)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3)?,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司马迁《报任安书》)
(5)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白居易《长恨歌》》



4、阅读题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冰雪林中著①此身,不同桃李混②芳尘③。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④万里春。
[注]著①:放进,置入。?混②:混杂。?芳尘③:香尘。?乾坤④:天地
小题1: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什么形象,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征?(4分)
答:?
?
小题2: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找出一种并分析其作用。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小题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这首诗三、四句和柳永的《雨霖铃》都用到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本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3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