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2019-12-28 08:29:46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小题1: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归思为什么“不易裁”? (3分)
小题2: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小题3: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登高望乡,归思难收;客居南海,远寓故乡;家书断绝,音信不通。
小题2:清晨城头上号角吹响,寒霜消散;城外渐渐消退的潮水中荡漾着月影。营造凄清的氛围,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小题3:尾联运用比喻手法,把内心的归思比作待放的百花,年复一年,被春风唤醒、引发,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难以抑制的乡思.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一、读诗先看标题,题目显示,作者在南海暂住,颔联又说是“为客”显然的,作者漂泊天涯,羁旅之愁不免;首联中“上台忆归”显然是“归思难收”,盼归之情顿生;颔联又说,谁道故园有书来?没有书信,音书阻绝,倍感孤独。
点评:难度一般,抓住关键点逐次分析即可
小题2:试题分析:是一道考查诗歌形象的常规题。学生只要正常展开诗句描写的内容即可。在展开时注意层次。第二问也是常规问法,景色描写的作用在诗歌中主要体现为两点:一、营造一种意境(气氛),隐含作者的某种情感。
点评:难度一般,作用一问有点难度,但是属于常规考题。
小题3:试题分析:设置问题指向性很好,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学生在做题时应该能从小到大考虑,这样更节省时间。从小到大的四个层次是: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点评:难度不大,题目范围小,手法特征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6分)
满江红·登黄鹤楼①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②前珠翠绕,蓬壶殿③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④。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因相传仙人乘黄鹤过此而得名。②万岁山:北宋京城汴梁内皇帝营造的精美宏伟的假山。③蓬壶殿:汴梁内宫殿名。④膏锋锷:血肉浸透刀剑。
小题1:本词上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作具体赏析。(4分)
小题2:简要归纳本词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参考答案一: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者以“荒娴”中的城郭、布满郊畿的“铁骑”写出了现实中的荒芜残破,以“花遮柳护”“珠翠绕”“笮歌作”等写出了昔日歌舞不断、富庶升平的景象,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之情。
参考答案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先通过“荒烟”和破败的城郭,抒写了作者面对国家残破的伤悲;然后通过“花”“柳”“珠翠”“笙歌”等意象描绘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借此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最后写敌人铁骑践踏国土,含蓄地表达了对金人入侵的愤怒。
参考答案三: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先写登楼遥望所见到的荒芜残破的景象,然后笔锋一转,回忆昔日繁华升平的景象,最后想象京城附近金兵遍布的现状。整个上片,先实后虚,虚实结合,极大地拓宽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国土沦陷的痛惜之情,为下片作了铺垫。(明确表现手法,给1分;结合词句具体分析,给2分;解说表达效果或作用,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本词既抒发了词人面对国土沦陷、山河残破的伤痛之情,也表达了渴望以身报国,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答对一点给1分;语意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这是有关诗歌的鉴赏考点。诗词理解与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往往从内容主题上、语言表达上、技巧手法上对诗歌进行鉴赏。要求学生能体会诗歌所描写和表达的情、理、景;同时从语言上抓住传神的字词;更要学会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手法角度来对诗词进行赏析。小题1:学生从对比、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手法中选择一种进行鉴赏,赏析合理即可。小题1:学生能从诗歌描写的意象中理解所表达情感,即一方面悲痛之情,一方面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祜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是作者为怀念他早逝的妻子而作。②被酒:醉酒。③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谓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
1.上片写“西风”“黄叶”“残阳”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赏析“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写萧瑟、凄清的秋景,烘托人物凄凉、悲伤的情感。
2.说与妻子恩爱情深的往事“当时只道是寻常”,突出现在因爱妻早逝却不能再现这些往事而深感痛惜,其中蕴含着怀恋、追悔、怅惘、悲痛的伤心与无奈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