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22:19: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偏僻:偏激,不端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卒破得舟,始皇以为贤勇/得:俘获? B.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度:考虑? C.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略:略微? D.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夷:铲平,削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行服:守孝、服丧)。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后汉书·乐恢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矜:怜悯、同情 B.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容:宽容、容忍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多:称赞、赞扬 D.以示天下之私——私:私有的、私人的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后来焦永终因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之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1)同郡的杨政 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 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 (2)古人有保全自身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 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曰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之礼。延乃移书属县,皆以年齿相匹,其产子者,始知种姓。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列传》) [注]①功曹:官名。②修书记:写好书信。③议曹祭酒:官名。④交趾:地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省诸卒,令耕公田省:裁减 B.苌寻病卒,延自临殡寻:招致 C.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宦:做官 D.龙丘先生躬德履义履:实行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延乃令铸作田器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C.①敬待以师友之礼②作《师说》以贻之 D.①有原宪、伯夷之节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尊重、任用、培养人才的一组是
①会稽颇称多士?②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③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④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⑤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⑥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小题4: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4分)
②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4分)
③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①九真民众习惯(风俗)以打猎为业,不懂得用牛耕种,民众常常到交趾去买粮,常常导致生活贫困。(以……为,告籴,<于>交址,致各1分)
②任延在九真郡干了四年,被朝廷征召回到洛阳,但因病留了下来(视事,征,诣,以, 各1分)
③后因擅自诛杀羌人,事先没有上奏(而获罪),降职为召陵令。(坐,诛,上,左转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寻:不久。如:寻病终。(《桃花源记》)
点评:文言实词要结合上下文理解,但也可以从已学知识中迁移而来,本题中的“寻”,这样就会让学生学有所用,也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运用能力。本题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
小题2:都是介词“在”;A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介词,“用”,表方式/连词,表目的;D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
点评:本题所选的虚词均为常考虚词,并且涉及到虚词的用法很广。有副词、助词、介词、连词等。考生复习时要分清词类。
小题3:①介绍会稽士人多的情况;③是称赞成丘先生的话;⑤表现郡中贤士大夫愿意为他所用。
点评:这是一道文本筛选信息题,文言文信息的筛选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本题中“尊重、任用、培养人才”就是限制条件。命题者往往在选项中故意忽略题干中的限制条件而扩大答题范围。
小题4: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①俗:民俗。籴:买粮。致:导致。以……为:把……当作。②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征:被征召。诣:到达。洛阳,以:因为。③坐:犯……罪。擅:擅自。上:上奏。左转:降职。
点评:本题句子选得较好,重点考查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意义。另外这两个句子很多地方要求考生结合上下文补充内容,所以考生平时学习要多培养语感,将句子翻译得更加通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思想从来都是个人的思想,一个思想家决不能去控制、操纵其他人的灵魂,每一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独立的。因此,思想家的使命,只在于表述以他自己的眼光、角度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而不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一切人共同的事。
对这段文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家都有局限性
B.思想家都是个人主义者
C.思想家只能传达自己的思想
D.思想家对世界不会产生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干知到“一个思想家决不能去控制、操纵其他人的灵魂”这表明了的局限性,故A对;B偷换概念错误很明显;CD错,因为思想家也是“一切人”中的一员,所以他们并非只能传达思想也可参与改造世界。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