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游灵岩记①
高启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间,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虚。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本文有删改)
(二)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本文有删节)
注释:①《游灵岩记》,作于1364年——1366年(元代至正二十四至二十六年)张士诚据苏州自称吴王期间,记叙了作者奉陪张士诚所任命的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游苏州灵岩山及赋诗之事。灵岩:山名,又称砚石山,在江苏苏州西南,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有古迹多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 窈然:深远曲折。
B.如鄙予之陋者 鄙:谦词,称自己。
C.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 得:收获
D.而属启为之记 属:通“嘱”,嘱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盖专此郡之美者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B.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然力足以至焉
C.①有其地而非其人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①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②而亦与其有得焉
3.下列四句中句子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B.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C.此余之所得也
D.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
4.下列对两个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一)作者先说灵岩山于“峰联岭属”之中一山独秀,像是不肯和众峰排列在一起独具匠心地突出灵岩山之“异”,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B.选文二说明了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
C.选文一说山与人两相对应,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揭示的游观之理和选文二一样。
D.两选文都是山水游记,两者全文均将记叙、写景与说理紧密结合。
5.断句和翻译。
(1)用“/”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1)盂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2)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汉书·董仲舒传》)
小题2:历史上,宋朝大儒?(姓名)曾将《论语》、《孟子》、《大学》、《?》辑定为“四书”。(2分)
小题3:上述材料中,孟子认为国君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臣子?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2分)
3、阅读题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京师中,致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巡按福建,奏请都、卫、所不得陵府、州、县,卫、官相见均礼,武人为之戢……
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未赴,改浙江。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至,果雪之。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擢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帝怒,命逮新。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肤。既至,伏陛下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按察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命戮之。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竟杀之。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
妻有节操,新未遇时,缝纫自给;及贵,遇赴同宦妻内宴,荆布如田家妇。诸妇惭,尽易其衣饰。新死无子,妻归,甚贫。广东巡抚杨信民曰:“周志新当代第一人,可使其夫人终日馁耶?”时时贴给之。妻死,浙人仕广东者皆会葬。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未遇时,缝纫自给?未遇:未得到君主的信任
B.卫、官相见均礼?均礼:都要行礼
C.以善决狱称?决狱:判决案件
D.擢贿作威福?擢贿:夺取不义之财,收受贿赂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目为“冷面寒铁”? B.至以其名怖小孩
北驱余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C.岭外乃有此人? D.帝愈怒,令戮之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枉杀之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 B.旗校皆锦衣私人
C.新未遇时,缝纫自给?D.周志新当代第一人
4.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武人为之戢?在道榜掠无完肤
A.带兵的人因此有所收敛
在路上把周新随身财物抢夺个干干净净
B.带兵的人因此有所收敛
在路上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
C.当兵的人因此收藏了兵器
在路上把周新随身财物抢夺个干干净净
D.当兵的人因此收藏了兵器
在路上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
5.下列各组句子,能直接表现周新“直臣”的一项是
A.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
B.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C.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擢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
D.伏陛下抗声曰……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新冤死与他过分耿直,没有对阴险狠毒的纪纲及其手下作威作福的千户作出应有的准备和防范是分不开的。
B.明成祖一向倚重锦衣卫,并利用他们来打击异己。
C.周新在朝廷上敢于直言,被视为“冷面寒铁”,对违法者多有弹劾,贵戚震惧,因此对他受诬无人挺身相助。
D.明成祖偏听偏信,一时误听了锦衣卫头目的恶言中伤。
4、阅读题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晏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迁通判郑州.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 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逾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契丹犯边,从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通暴疾,命旦驰还.权留守事.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闻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使人不得传播.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
宫禁火灾。旦驰入.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当坐者皆免.
天禧初,进位太保.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一日,帝曰:“朕方以大事托卿,而卿疾如此.卿万一有不讳,使朕以天下事付之谁乎?。旦曰:”知臣莫若君,惟明主择之.一再三问,不对.因曰:“试以卿意言之.”旦强起举笏曰:“以臣之愚,莫如寇准.”帝曰:“准性刚褊,卿更思其次.”旦曰:“他人,巨所不知也。臣病困,不能久侍.”遂辞退.后旦没岁余.竞用准为相.,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命旦驰还,权留守事权:暂代官职
B.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驾:帝王
C.臣备住宰府备:满足
D.当坐死者百余人坐:因犯……罪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①惊视之,乃旦也.
②候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①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①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王旦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①表请天下建常平仓
②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
③所虑者政令,罚之不当
④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
⑤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
⑥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
A.④⑤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④⑥?
11.下列各旬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一
A.契丹入侵时,王旦先随皇帝到澶州,后派回京城代理雍王处理留守事宜,他严令禁人传播.直到战争结束,他家里的人还不知道他回了京城,还以为他在前线,专门到郊外迎接他.
B.宫中失火,真宗很痛心两朝积蓄的财物一朝殆尽,王旦则认为财物事小,政令赏罚不当事大,首先要求罢免自己,使得真宗下诏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后来有人发现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要杀一百多人,王旦说服真宗不要追究.,
C.皇帝非常信任王旦,王旦却不愿意干预皇帝时继承人选的安排,并且说了解臣子谁也比不上国君,请皇上自己选择.
D.王旦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寇准专门说他的坏话。他却总是称赞寇准的好处,并且坚持向皇帝推荐寇准,才使寇准有机会成为一代名相.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
①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3分)
译文:?
②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2分)
译文:?
③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2分)
译文:?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于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cui,椽子)崩,侨(子产的名)将厌(通‘压’:下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通“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13.把文中没有标点的句子用/断开.(3分)
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
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5、单选题 对于外人来说,武陵源有着难以描述的神奇与秀丽。而在当地土家族人眼中,每座形态各异的石峰,都能演绎出一个神奇古老的传说。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居住在武陵源的人都是土家族人
B.武陵源在当地人眼中并不怎么秀丽
C.外人对武陵源的古老传说大多不怎么了解
D.武陵源无论对外人还是对当地人都是有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