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06 05:48: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且贰于楚(有二心)——何厌之有(厌倦) B.卒起不意(突然)——微太子言(卑微) C.杀人如不能举(尽)——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 D.自来谢项王(道歉)——失其所与(结交)
2、阅读题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之乱,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彭王病不行——不行:快死了 B、祠而哭之——祠:祭祀 C、与汉而楚破——与:亲附 D、微彭王,项氏不亡——微:没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方上之困于彭城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①为其家主报仇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王是平民时,栾布就和他交好,因为贫困,栾布就给人作雇工,几年后又被人卖作奴仆。孝文帝时做了燕国丞相、将军。 B、汉高祖诛杀了彭越,灭了三族,将彭越的首级悬于城头,不许任何人收敛。栾布却不顾这些,取下彭越的首级,“祠而哭之”,足见其重义轻生。 C、由于栾布违反皇上旨意祭祀彭越而被逮捕,将要烹杀的时候,栾布沉着面对,据理直谏,最终皇上赦免了他,还任命他为都尉。 D、栾布去世后,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缘:沿着 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方面学习穷山之高而止穷:穷尽 C.不耻相师耻: 以…为耻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际:边界,边际。 D.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释:解除束缚。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是岁,元和四年也 B.则群聚而笑之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小题3:以下对文章有关内容和写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B.《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风气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C.《始得西山宴游记》以“始”字贯穿全文,将作者的“情”与西山的“景”完全融为 一体,最后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
D.《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作者由初游西山之抑郁转而再游西山之愉悦,将西山之怪特美和自己受挫不甘沉沦的人格美相互照应,以此寄托真情。
4、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可怜体无比 可爱
幸可广问讯 幸运地
B.
会不相从许 一定
渠
会永无缘 见面
C.始
适还家门 出嫁
适得府君书 刚才
D.可以
卒千年 终、尽
逆以煎我怀 预料、想到将来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与朱泚同里闲,少相狎近,泚为幽州节度使,奏署幕府。
廷玉有沈略,善与人交,内外爱附。泚多所叩咨,数遣至京师。当是时,幽州兵最强,财雄,士骄悍,日思吞并,不知有上下礼法。廷玉间语泚曰:“古未有不臣而能推福及子孙者。公南联赵、魏,北奚虏,兵多地险,然非永安计,一日赵、魏反噬,公乃沸鼎鱼耳。不如奉天子,铲多难,可勒勋鼎彝,若何?”泚善之。廷玉阴欲耗其力,则讽泚出金币礼士,又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献牛马系道。因劝泚入朝,泚将听,诸校怒,缚廷玉辱之,廷玉无桡辞,泚不忍杀,囚岁余出之,谓曰:“而亦悔乎?”廷玉曰:“导公为逆即悔,勉公以义何悔为?”复絷满岁,问曰:“能省过否?不尔,且死。”对曰:“不杀我,公得名。杀我,吾得名。”泚不能屈,待如初。
又有硃体微者,亦泚腹心。廷玉有建白,体微辄左右之,故泚愈信,桀傲稍革。泚内畏弟滔逼己,滔亦劝泚入朝,乃以军属滔。廷玉、体微共白泚:“公入朝为功臣首,后务至重,须诚信者乃可付。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泚不听。二人随泚到朝,德宗为太子时,知廷玉名,及见,礼眷殊渥。泚统幽州行营为泾原凤翔节度使,诏廷玉以大理少卿为司马,体微为要籍。
滔有请于泚,或不顺,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滔已破田悦,浸傲肆自用。左右有恶廷玉者,妄云:“素毁滔,欲四分燕,廷玉倡之,体微和之。”滔表言二人离间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泚书云云。泚恚滔夺其军,不从。会滔以幽州叛,帝示滔表,而泚亦白发其书,乃归罪于二人,贬廷玉柳州司户参军、体微南浦尉以慰滔。滔使谍伺诸朝,曰:“上若不杀廷玉,当谪去,得东出洛,我且缚致麾下支解之。”将行,帝劳廷玉曰:“尔姑行,为国受屈,岁中当还。”廷玉至蓝田驿,人白左巡使郑詹:“商于道险,不可往。”詹追使趋潼关。廷玉告子少诚、少良曰:“我为天子不血刃下幽十一城,欲裂其壤,使不得桀,而败于将成,天助逆邪?今吏使我出东都,。此殆滔计,吾不可以辱国”比至灵宝,自投于河。
宰相卢杞方疾御史大夫严郢,欲逐之,得廷玉死状,即抵詹死,而斥出郢。帝闵廷玉忠,归其柩,厚赙之。李晟平朱泚,少诚等适终丧,晟表丐追赠廷玉。并官二子。而帝方招来滔,寝其奏,遂已。(《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八·忠义下》)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廷玉间语泚间:私下
B.而亦悔乎而:你
C.泚不能屈屈:屈服
D.而帝方招来滔来:安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蔡廷玉“有沈略”和“忠”的一组是(?)(3分)
A.日思吞并,不知有上下礼法。诏廷玉以大理少卿为司马
B.诸校怒,缚廷玉辱之,廷玉无桡辞此殆滔计,吾不可以辱国
C.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比至灵宝,自投于河
D.欲裂其壤,使不得桀归其柩,厚赙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幽州的军队最强大,财力雄厚,将士骄横,每天总想吞并别人,不知道上下间应当有的礼法。针对这种情况,深谋远虑的蔡廷玉暗中想消耗朱泚的力量,就劝朱泚拿出金银财物来礼待士人,又劝朱泚进献贡赋以助天子的费用,因而进献的牛马在路上络绎不绝。
B.又有一个叫朱体微的人,也是朱泚的心腹。每当蔡廷玉有建议时,朱体微就想方设法阻挠他,所以朱泚更加相信朱体微,朱体微的桀骜之气稍有改变。
C.朱滔向朱泚有所请求时,有不合理法时,蔡廷玉就要批评他,使他遵循旧有的律法。
D.适逢朱滔在幽州反叛,德宗出示朱滔的奏表,而朱泚也披露了朱滔来信的内容,于是归罪于蔡廷玉、朱体微二人,贬蔡廷玉为柳州司户参军、朱体微为南浦县尉来安慰朱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