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06 08:26: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淳阳笑曰?通“佯” B.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张贴告示 C.如言迹之?留下痕迹 D.盗遁久矣?逃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呼为张一包?因醉而擒之 B.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下令劫夺者死 C.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以理卜 D.复教之请以妇代系?此盗捕之急则遁 7、下列各句,与“何神之有”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A.之二虫又何知? B.何为其然也 C.牛何之?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淳担任永康知县后,日夜翻阅公事文书。虽然当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但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而且只要百姓送一包饭就处理诉讼案。 B.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卢十八,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十份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又急得睡不着觉。 C.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性命活下来的女孩无以数计。 D.张淳任浙江副使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张淳与巡抚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道后都骚乱不宁。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4分)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3分) 翻译:? ②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翻译:?
2、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3分)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小题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3分)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3分)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4分)
3、填空题 写出下列加粗通假字的本字。
①皆为龙虎,成五采(通“_______”)
②距关,毋内诸侯(“距”通“_______”;“内”通“_______”)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通“_______”)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_______”)
⑤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通“____”)
⑥张良出,要项伯(通“_______”)
⑦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_____”)
⑧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休宁人云。瓶庵父,字绍素。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庵幼失怙废学怙:依靠
B.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僦:租赁
C.力疾游黄山而后返疾:快速
D.尝就瓶庵平曲直平:评判
小题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抗疏,既危而免侣鱼虾而友麋鹿
C.父尝刲股以疗亲痛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禹存其字也则或咎其欲出者
三、(31分)
小题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 ”乃增其值。(4分)
⑵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4分)
小题4: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瓶庵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请简要概括。(4分)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吾尝终日而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