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A.C
COCO2? Na2CO3
B.CuCu(NO3)2溶液Cu(OH)2
C.Fe??Fe2O3?? Fe2(SO4)3溶液
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2、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的只有Cu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生成Cu(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
CuCO3和Cu(OH)2两者沉淀
[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1)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 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2)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和必要的试剂,证明生成物中只有碳酸铜。

①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用装置编号表示);
②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③能证明生成物中只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u(OH)2和CuCO3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①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有:
W1:样品的质量,W2:反应后装置B中残渣的质量,W3: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W4: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了测定其组成,至少需要其中__________个数据,请将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中(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

3、简答题 下图是甲、乙、丙三名同学设计的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原理的装置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2)和甲同学装置相比,乙同学设计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
先关闭弹簧夹______(填a或b或c),再打开弹簧夹______和______(填a或b或c),才能使NO2气体充满②试管.
(4)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如何操作______.
(5)某位同学的实验中未得到蓝色的溶液,而呈绿色,他分析可能是生成的部分NO2溶解在溶液中造成的.请你帮他设计简单实验方案验证他的推测.
4、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如图的实验方案来探究NH4Cl和Ba(OH)2·8H2O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填写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1)列表整理实验事实和结论

(2)问题讨论
①实验中为何要在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中即使不结冰,将烧杯拿起时烧杯与玻璃片也可能粘在一起。怎样用简单方法说明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是因结冰而粘在一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浸有稀H2SO4的棉花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写出步骤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试剂X是?。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3)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制取CO2并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了避免固体C减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4)用固体F制备CuSO4溶液,可设计以下三种途径:

写出途径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请选出你认为的最佳途径并说明选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