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16分)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 ℃),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物质
| SiCl4
| BCl3
| AlCl3
| FeCl3
| PCl5
|
沸点/℃
| 57.7
| 12.8
| —
| 315
| —
|
熔点/℃
| -70.0
| -107.2
| —
| —
| —
|
升华温度/℃
| —
| —
| 180
| 300
| 162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装置E中的h 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_________(填 “是”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②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后,所处理后在容量中瓶中配制成100 mL溶液,移取25.00 mL试样溶液,用1.000×10-2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 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题 实验题:I、下列方法适用于实验室中制备氨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B.向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C.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D.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II、为了在实验室中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操作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产生。在F出口处收集到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②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③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入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方程式解释F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段时间后再打开弹簧夹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F装置不用防倒吸的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12分)某化学学习小组采用下图所提供的仪器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设计实验: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具有氧化性。

试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按(1)中连接顺序安装好装置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 ____;
加入药品后,打开弹簧夹,通入CO2一段时间,通入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④中的导管末端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下面关于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用于排水集气:充满水,B进气,A排放水
②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B进气,A排放空气
③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B进气,A排放空气
④用于洗气:装入洗液,A进气,B出气
A.全正确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实验题 (共14分)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3mol/L的稀硫酸100mL,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序号
填入括号内并填写下列空格。
(? )用少许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将洗涤液沿_______注入__________并重复2次。
(?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用量筒取浓硫酸______mL。
(? )将容量瓶盖紧摇匀。
(? )将已冷却的硫酸溶液沿________?注入________?中。
(? )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 )继续向容量瓶内小心加蒸馏水,直至接近刻度线__________cm处。
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所配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
偏低、无影响)。
(1)?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
(2)?稀释过程中不慎有硫酸液滴溅出____________;
(3)?未将洗涤液加入容量瓶___________;
(4)?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
(5)?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
(6)?配制前容量瓶用水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处理______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