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15分)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1)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xMg(OH)2?yMgCO3]
(2)为了确定产物成份(包括产生的气体、白色不溶物及溶液中溶质),进行以下定性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Ⅱ
| 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 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 气体成分为 ?①?
|
实验Ⅲ
| 将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取少量加入足量?②?
| ? ?③?
| 白色不溶物中含有MgCO3
|
实验Ⅳ
| 取实验Ⅲ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适 量 ④ ?稀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 溶液中存在CO32-离子
|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中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以下定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 4.52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0.36 g,装置B增重1.76 g。
①装置C的作用是??;
②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 ?。
(4)根据以上(2)及(3)的定性定量实验,写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某小组为证明同温同压下,同浓度,同体积的酸性不同的两种二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H2量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装置如图.主要步骤如下:

(1)配制浓度为0.5mol/L的硫酸和草酸溶液;
(2)用______量取10.00mL0.5mol/L的硫酸和草酸溶液分别加入两锥形瓶中;
(3)分别取去表面氧化膜的鎂带系于铜丝末端;
(4)检查装置气密性,乙中装满水,按图连接好装置;
(5)将铜丝下移,使足量鎂带浸如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完全反应,同时记录______;
(6)反应结束时,读取量筒内水体积ymL.
将以上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4)中如何检查气密性______;
(2)用ρ=1.84?98.3%的浓硫酸配制250mL,c=0.5mol/L硫酸,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烧杯、玻璃棒、酸式滴定管等;
(3)读取量筒内水体积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4)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______,铜丝不能与酸接触的原因______;
(5)此实验说明草酸为弱酸,请再设计一实验证明:______.
3、实验题 (5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直玻管质量m0/g
| 直玻管与钙的质量m1/g
| 直玻管与产物的质量m2/g
|
14.80
| 15.08
| 15.15
|
①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 。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
4、填空题 有一种由CO、CO2、H2、水蒸气四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要证明其中含有CO和 H2,可选用的仪器及药品如下:

(1)实验时,导管接口的顺序是?。
(2)装置①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任写一个,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4)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的实验现象是?。
5、选择题 草酸晶体(H2C2O4·2H2O)? 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50℃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