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将相同物质的量的SO3充入下面的两个容器中,已知甲容器有活塞可以上下移动,乙容器体积固定,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开始发生反应:2SO3(g)
?2SO2(g)+O2(g),在反应过程中维持体系温度不变。
(1)求达到平衡状态时SO3气体的转化率的大小关系?
图2-2
(2)达到平衡状态时分别充入一定量的Ar气,平衡是否会移动?会怎样移动?
2、简答题 甲醇燃料分为甲醇汽油和甲醇柴油。工业上合成甲醇的方法很多。
(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①CO2(g)+3H2(g)=CH3OH(g)+H2O(g)?△H1????
②2CO(g)+O2(g) =2CO2(g)??????????????△H2
③2H2(g)+O2(g)=2H2O(g)???????????????????△H3
则CO(g) + 2H2(g)
CH3OH(g) △H=??????????????。
(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2H2(g)
CH3OH(g) ,其他条件不变,在300℃和500℃时,物质的量n(CH3OH)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反应的△H???????0(填>、<或=)。

(3)若要提高甲醇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缩小容器体积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4)CH4和H2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
CO+3H2,T℃时,向1 L密闭容器中投入1 mol CH4和1 mol H2O(g),5小时后测得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H4的转化率为50% ,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5)以甲醇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电路中转移1mole-时,实际上消耗的甲醇的质量比理论上大,可能原因是??????????????????。
(6)25℃时,草酸钙的Ksp=4.0×10-8,碳酸钙的Ksp=2.5×10-9。向20ml碳酸钙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8.0×10-4 mol·L-1的草酸钾溶液20ml,能否产生沉淀????????????(填“能”或“否”)。
3、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存在可逆反应:X
Y+Z,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t1时刻达到平衡,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在该条件下一定不为气体
B.Y和Z在该条件下至少有一种为气体
C.t1时刻达到平衡时和t3时刻平衡时,气态物质的浓度相同
D.由t1~t3,平衡并未发生移动。
4、填空题 在200℃时,将amolH2(g)和bmolI2(g)充入到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I2(g)+H2(g)
2HI(g)。
(1)反应刚开始时,由于C(H2)=__________,C(I2)=__________,而C(HI)=__________,所以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最大,而__________最小(为零)。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为C(H2)__________,C(I2)________,而C(HI)__________,从而化学反应速率ν(正)__________,而ν(逆)__________。
(3)当反应进行到ν(正)与ν(逆)__________时,此可逆反应就达到了最大限度,若保持外界条件不变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反应物的转化率和生成物的产率及体系的总压强(或各组分的分压)都将__________。
5、填空题 (16分)氨的合成原理为: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1。现在500℃、20 MPa时,将N2、H2置于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0 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在10 ~20 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NH3物质的量
(3)第1次平衡的时间范围为:???????,第2次平衡的时间范围为:?????,第1次平衡:平衡常数K1 = ?????(带数据的表达式),第2次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 ??????????;
(4)在反应进行至25 min时:① 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② 达第二次平衡时,新平衡的平衡常数K2?????K1(填“大于”、“等于”、“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