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2)?,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3)?,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浔阳江头夜送客,?。(白居易《琵琶行》)
(5)?,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6)?,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7)岂无山歌与村笛,?。(白居易《琵琶行》)
(8)?,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2、阅读题 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小题1:从词的下阕来看作者写的是庭院荷池上的雨,但上阕却写午梦西湖,这样构思目的什么?
小题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分别运用什么手法来咏荷上雨的?(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邯郸道上①
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②。
注:①邯郸:古都邑,县名。周、秦、汉时为黄河北岸最大的商业中心,亦为中原交通要冲。②卢生:唐沈既济小说《枕中记》的人物,卢生于邯郸邸舍遇道士吕翁,自叹穷困,吕翁乃授之枕,以入梦。生梦中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客舍主人炊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4分)
【小题2】 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问题:“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什么意思?(4分)
这一句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6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5分)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2分)
(2)、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