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2017-11-10 22:51: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勿复纷纭(再)    奉事循公姥(公公与婆婆)
B.进止自专(岂敢)   昼夜勤作息(深夜)
C.伶俜苦辛(缠绕)   谓言无罪过(总觉得,自认为)
D.箱六七十(同“奁”) 留待作施(留下)



2、填空题  写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义和今义。
①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好似”: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②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耗”: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③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尴尬”: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④我因了高太尉,生事陷害(“恶”: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⑤好歹结果了他(“结果”: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选择题每道3分,共28分)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北亦未敢轻吾国遽:马上
B.则直前虏帅失信诟:诟骂
C.向也使予骨于草莽委:抛弃
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亲人

小题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予生也幸臣壮也,犹不如人
B.将请罪君,君不许龟玉毁椟中
C.所谓誓不贼俱生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D.君亲谓予何故为声也,凄凄切切
小题3:下列加点的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B.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
C.吴之民方痛心
D.悚然而听之
小题4:下列加点字与“北虽貌敬” 的“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A.去今之而葬焉
B.且庸人尚
C.常以身蔽沛公
D.因为长句,以赠之
小题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予羁縻不得还
A.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B.恐年岁之不吾与
C.不能容于远近
D.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小题6: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2)其所以催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3分)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小题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注:“信宿”,意思为“没过两夜”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着之篇末。(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业毕,博通坟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
B.司徒黄琼,太常赵典举有道——辟:征召
C.不违亲,贞不绝俗——隐:隐居
D.后遭母,有至孝称——忧:疾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太“好学善友”和“鉴品士人”的一组是(? )
A.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B.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C.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D.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林宗早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想让他在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后来他跟成皋屈伯彦学习,学了三年。
B.郭林宗曾经在陈梁闲行,遇雨,把头巾的一个角折垫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他被人所敬慕到这种地步。
C.郭林宗隐居而不放弃侍奉父母,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
D.郭林宗有察人之明,他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品评的一样。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林宗不会附会增加夸张之,不会运用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经之词来夸奖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11.22)

一名华裔妈妈蔡美儿倡导的“华人家庭教育”——以严苛辛辣的教育让孩子成才,在全球引起激烈讨论。紧接着上海的教育出“哈佛女儿”的常智韬先生自认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这似乎又代表了另一种教育的成功。前有“虎妈”,后有“猫爸”,究竟哪种中国式家教更好?(节选自报载文章《虎妈妈PK猫爸爸》)
小题1:从“甲文”看出孔子运用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反映出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
?
小题2:结合“甲文”的内容,试解答“乙文”提出的问题,简要说明理由。(3分)
?
?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