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A.予之生也幸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将请罪于君,君不许龟玉毁于椟中 C.所谓誓不与贼俱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君亲其谓予何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着之篇末。(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
B.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辟:征召
C.隐不违亲,贞不绝俗——隐:隐居
D.后遭母忧,有至孝称——忧:疾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太“好学善友”和“鉴品士人”的一组是(? )
A.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B.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C.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D.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林宗早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想让他在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后来他跟成皋屈伯彦学习,学了三年。
B.郭林宗曾经在陈梁闲行,遇雨,把头巾的一个角折垫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他被人所敬慕到这种地步。
C.郭林宗隐居而不放弃侍奉父母,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
D.郭林宗有察人之明,他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品评的一样。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林宗不会附会增加夸张之,不会运用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经之词来夸奖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甲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11.22)
乙
一名华裔妈妈蔡美儿倡导的“华人家庭教育”——以严苛辛辣的教育让孩子成才,在全球引起激烈讨论。紧接着上海的教育出“哈佛女儿”的常智韬先生自认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这似乎又代表了另一种教育的成功。前有“虎妈”,后有“猫爸”,究竟哪种中国式家教更好?(节选自报载文章《虎妈妈PK猫爸爸》)
小题1:从“甲文”看出孔子运用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反映出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
?
小题2:结合“甲文”的内容,试解答“乙文”提出的问题,简要说明理由。(3分)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