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检校山园①,书所见
南宋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②,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 ①检校:此处为巡视游赏。山园:稼轩在灵山的住处。②分社肉: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分享祭社神的牲口肉。
(1)“万事从今足”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上片简要分析。(3分)?
(2)词的下片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这图景传达出的生活情趣。(5分)
2、阅读题 读下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
南乡子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意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调歌头·拍碎双玉斗
梁启超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①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②。
注:本词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①百户:古代朝廷庆典,百户聚会,饮酒欢庆
②维摩:维摩诘,是毗耶离城中一位大乘居士﹐和释迦牟尼同时。
小题1:词中“拍碎双玉斗”典故源自教材哪篇课文?结合上阕内容,分析作者情感。(6分)
小题2:下阕作者为何感叹人生“蹉跎”?(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l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绡裳: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小题1:“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写出梅花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3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小题1:词的上片如何表现“愁”?请简要赏析。(5分)
小题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