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七)
A.其令钦天监试其孰能讥之乎 B.寻又以解缙荐,授翰林检讨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 C.与缙等俱直文渊阁失其所与,不知 D.俨至,即奏除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辛公义,陇西锹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 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新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看。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北母。
后迁牟州剌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值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生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隋书·循史传》)
【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数被嗟异——未数数然也
B.以功除岷州刺史——除臣洗马
C.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其家无新属——不知其几千里也
2.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
A.将有事于西畴
B.奚以知其然也
C.纤歌凝而白云遏
D.翱翔蓬蒿之间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辛公义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稿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选自《聊斋志异》)
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执图诣寺后——到,去
B.蹑迹披求——扒开
C.不复聊赖——依靠
D.成顾蟋蟀笼虚——考虑到
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中加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A.左右欲刃相如。
B.相如廷叱之。
C.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以其小,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面的文字很是精彩,试就其结构和艺术表现手法作一点分析。
(1)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艺术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速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衅:罪过
B.慈父见背——背:背离、抛弃
C.既无叔伯,终鲜兄弟——终:也
D.而刘夙婴疾病——婴:婴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臣具以表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密的《陈情表》中的“情”可以作如下注解: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B.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C.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李密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D.《陈情表》本于宗法人伦之至常,措词委婉,无一字虚言藻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一向为人所传诵。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