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设计实验验证这一事实,并进行数据测定和相关计算。

(1)该小组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在烧瓶中放入1.30 g锌粒,与c mol/L H2SO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可靠,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填字母)____。
A.100 mL B.200 mL C.400 mL D.500 mL
(3)若1.30 g锌粒完全溶解,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0.64 g(烧瓶中残留气体忽略不计,下同),则圆底烧 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烧瓶中投入ag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g,量气管中收集到V mL气体(标准状况),请用一个代数式表示出a、b、V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
(5)若撤走盛有无水氯化钙的U形管,则n(H2)/n(SO2)的数值将____(填“偏大”、“偏小”或 “无影响”)。
(6)反应结束后,为了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读数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4)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5)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____________。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3、选择题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Ⅰ烧杯中铁片表面有气泡,Ⅱ烧杯中铜片表面有气泡
| 活动性:Al>Fe>Cu
|
B
| 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 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是NO
|
C
| 试管b比试管a中溶液的红色深
|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
| 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烧瓶内液面且保持不变
| 装置气密性良好
|
?
4、选择题 有关物质的检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B.某气体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该气体是CO2
C.加入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含有CO32-
D.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或者SO42-
5、实验题 ( 17分)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
(1)实验室所需的仪器有:?,?,?,?,?。
(2)完成下列步骤:
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中,加少量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冷却后将溶液沿?移入?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次,将洗涤液转移入?中,在操作过程中不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高或低)。
④加水定容过程中离刻度线?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应该?。
⑤最后盖好瓶盖,?,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